如果你希望孩子主動學習,那麼你要注意的不是作業,也不是成績,而是…
有些父母會關注,孩子的作業有沒有寫,或是孩子的成績怎麼樣。但如果你想培養,會「主動學習」的孩子,那以上這些事就不會是關注的重點。你會發現,你越關注作業,或是越關注成績,孩子的學習就越被動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
潛意識控制人生
其實,每個人都有個心理機制,而這個機制跟「情緒」有很深的關係,只要有強烈的情緒,就會跟當下的情境產生連結,這種現象,在NLP(近代心理學上),就叫做「心錨」。
什麼意思呢?想一想,各位家長,一定都有過初戀的經驗,你會發現,就算過了很久,當你再次回到跟初戀約會過的地方,相信你當時的美好回憶,還會再次浮現,這就是因為在約會的當下,有強烈的正向情緒,與周遭做連結阿!
那如果有強烈的負面情緒,與情境做連結,會發生什麼事?我有一個朋友,在鄭捷事件的當下,他剛好在隔壁車廂,看到整件事情的經過,當下的情緒負到極點,從此之後,他再也沒搭過捷運。
沒錯,如果有強烈的負面情緒連結,人會因此下意識反應,再也不想去接觸,曾經帶來負面連結的地方。那如果孩子的學習環境,跟負面的情緒連結,那會發生什麼事?
當然就是越來越討厭學習阿!
結語
所以,如果你希望孩子能主動一點,積極一點,那麼你真正要關注是孩子在學習時的「情緒」。其實不要說小孩,就連我們大人也一樣,如果在辦公室,有個機車的主管,相信我們也不會想主動工作,一旦有更好的機會,當然就會趕快轉換跑道囉!所以不要怪小孩,他們的最終行為,都是我們引導的結果阿!
許多家長到孩子國高中,才來反應,孩子讀書很被動,叫也叫不動,氣死人啦!
其實這個現象,從小時候就要好好觀察,如果能即時引導,才能有最好的成效,如果等到國高中,那難度就會大大提升阿!
所以今天就要來分享,孩子厭學的3種徵兆,父母睜大眼睛看清楚啦!
今天就簡單分享到這邊,如果你想學會完整的引導技術,一步一步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話,那就來完整學習一次「智慧教養學」,裡面濃縮了我多年來教學的經驗,及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引導技術,希望能幫助每個孩子學習更快樂、更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