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,爸爸媽媽不是故意的

哈囉各位爸爸媽媽,又到了我們3分鐘父母療癒成長系列

我是Carol,今天要跟爸爸媽媽分享的是

【孩子,爸爸媽媽不是故意的】

孩子說:老師,我心情已經夠不好了,回家我媽還要一直唸一直唸…

我回答:孩子,那你希望媽媽做甚麼呢?

孩子說:阿? 老師,怎麼可能說,我當然因為更不開心就都沒有講話啊

於是我回答:孩子,那你又怎麼期待媽媽會知道該怎麼做呢…


親愛的爸爸媽媽們,這是一位青少年的心聲

有時候我們總是很主觀的把我們要表達的東西讓我們以為用「講」的方式給孩子聽

但是聽在孩子的心中,就變成是「唸」或是「罵」

這時如果孩子的情緒如果因為其他事情變得不好,就更容易弄巧成拙,讓我們變成一個不可理喻的媽媽

當然孩子也會需要適時用正確的方式表達,這就留給未來Carol老師來教孩子囉!

但我想告訴爸爸媽媽的是,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情緒、擔心、用心良苦

讓我們用急促、少理解的方式表達我們的「關心」,但是聽在孩子的耳裡,可能又是另一種情緒

雖然我們自己知道我是為你好、擔心你才這麼做,但是聽在孩子耳裡,永遠不會懂忠言逆耳的真心

甚至會自然而然被當成一個愛碎碎念又囉嗦的父母。

所以這時該怎麼做呢?除了上集跟爸爸媽媽分享的「同理」與「支持」

今天教爸爸媽媽另一種方式叫做「橋梁效應」,我們可以利用與孩子共同認識的人或是共同朋友來當橋樑

這時,在家裡最現成又完美的角色當然就是「爸爸」囉

爸爸可以利用睡前當媽媽和孩子之間的「橋樑」來發揮效應

例如:睡前跟孩子說:「其實媽媽有偷偷告訴我你心情不太好,但是媽媽又不敢直接關心你,只好用唸你的方式表達

而且她其實很難過,而且偷偷幫你切了水果,還一直叮嚀我不要讓你知道。」

相信這時孩子透由爸爸的「橋梁效應」對媽媽用另一種方式理解

這時爸爸是明的、媽媽是暗的在表現「支持」,這份力量已經深深進入孩子心理了。

最後想跟爸爸媽媽說的是,在家中我們常常聽到要一個扮黑臉、一個扮白臉

其實最好的不是一黑一白,而是彼此互相調整後,扮演親子與另一半之間最好的「橋樑」

重要的是深入孩子心中、讓他們知道父母永遠是他們最棒的「橋樑」與「支持」。


希望我們智慧父母們現在開始成為青少年最好的陪伴,並開始運用我們的智慧來引導孩子

趕快點擊下面的連結,我會親自教你「智慧教養學」

讓我們一起用智慧陪伴孩子成長,引領青少年走向最正確的道路,營造出幸福的家庭!

我是Carol,我們智慧教養見,掰掰

立刻了解智慧教養學
->https://lihi1.cc/abFdI

相關課程

發表評論